覆膜砂模具工藝流程:工件首先選擇設計疊箱澆鑄。能設計成一模一殼的優先選擇。
1、 計算好砂、鐵比。一般控制在1:1至1:1..2之間為適宜。
2、 單位體積內放多少千瓦加熱管。
3、 單位面積單位深度放多少退料桿。
4、 外殼及與工件尺寸不相關面拔膜斜度放到8-15度。
5、 盡量在同一副模具上用相同直徑的退料桿,這樣加工退料桿孔時便利;
6、 退料桿孔合作空隙單邊0.15mm。
7、 退料桿退料板孔合作空隙單邊0.25mm。
8、 退料板能夠用單板把退料桿鉚死在退料板上再進行銑削加工的方法來做。
9、 射砂口做成橢圓孔,多孔射砂減少射盲區。
10、砂殼分型面不能做成拔膜角度的必定要取中分型。
10·平板大面積殼型外表面必定要設計加強肋板。
11·大跨度長距離的也必定要設計加強肋板。
12·孔的結合碰面深3mm以上,外輪廓與結合面要留有必定空隙。
13·R角與R角(凸R與凹R)合作不要做成1:1,而要做成凹R小凸R大,就是R與R合作后在R角處要有空隙。
14·依據鑄造資料不同要放不同的縮短比。
15·射砂口不要做成一個分岔結構,分岔結構簡單粘砂,不易整理。
16·設計射砂口時必定要模擬砂流過進程的路徑,看一下是否有阻止。
17·做一種脫模劑專用噴槍。
18·砂型有注砂不實不滿現象有以下幾種原因:
一:射砂口太少。
二:射砂口截面積未按砂殼分量份額設計。
三:射砂口開設的方位不對。
四:排氣不暢 假如排氣不暢,解決方法有以下幾種:
A 頂針孔與頂針合作空隙恰當加大
B 把頂針圓柱面上磨出一個扁平面
C 在恰當的部位加一個排氣塞
19·頂針孔的合作空隙必定要確認下來,合作空隙:雙面空隙0.3—0.35mm,并且后面還要針孔加粗,加粗部位空隙雙面取0.5—0.6mm
20·多加頂針不但有利于退殼,并且也有利于排氣
21·砂殼脫模是否順暢和模具的表面加工粗糙度有關,關鍵面或凹深壁面要拋光
22頂針孔背面倒角成錐孔,意圖是假如退料板,頂針孔,頂針需求修理時能夠整板拔出,整板安裝
23·頂針長度的確認:
頂針長度必定要做到該凹的凹,該平的平,該凸的凸,砂殼安裝時相碰面上的頂針必定要高出模腔表面,這樣打出來的砂殼碰面上頂針方位是凹進去的,安裝時不會頂碰(一般要高出0.3—0.5mm)砂殼安裝后的外表面模具型腔面上的頂針也要高出0.3—0.5mm,其他表面上的頂針與模型腔面一平
24·加熱管要用比模具長20—25mm的長加熱管能夠用兩頭長出部分用頂絲固定或用卡子卡住。避免模具作業中由于振蕩加熱管竄動。
25·壁薄的,截面積小的,厚度低于5mm,寬度低于12mm的截面積,這樣的部分不簡單澆鑄成形,設計時必定要小心!
26·徑小于10mm,長度善于10mm的圓柱芯,假如不是獨立體,和其他大體積部位相連的芯脫模時簡單斷
27·加熱管的定制要長出模具20—25mm,長出的部分平均分于兩頭,別離用不銹鋼管卡卡住,避免機器作業中由于振蕩引起加熱管竄動
28·不易成型的小芯要在模具上多設計出來1—2個
29·在殼型凸峰高的地方多加頂針,這樣是為了更好的排氣,退料(磨扁平面)
30·設計疊箱澆鑄時,層與層之間的支撐腿要安置均勻,方位合理,懸空面積不能太大,不然澆鑄時鐵水太重壓墜,脹破砂殼
31·砂殼在大面積分殼面上按照必定份額減低一些,由于合殼后要有必定空隙的,這個空隙就增加了作業的厚度,增加了分量
32·單位分量太重,如107—1設計成疊澆就不是很成功,這樣的件疊箱澆鑄時,鐵水太重,層數多了,鐵水壓力脹破下層砂殼,像這種件在層與層之間多做支撐,疊層厚度在實踐中確認
33·模具結構比較復雜的能夠設計成外加氣缸抽芯的
34·壁薄并且扁平的模具砂殼不能做成疊澆的,砂殼厚度能夠薄一點
35·鍍路射砂口。
36·水道截面積和數量也要依據件的總重和結構方式來設計數量和面積。
37·模腔凹深處的側壁要拋光,便于脫殼。
38·按照UG軟件算出的體積只是設計時的抱負體積,實際的砂殼體積要大于軟件上的體積。這是由于砂殼用磨具造型時有合模不嚴形成的加厚,模具加工,拋光對模腔的放大,都會使砂殼體積增大,模具下頂針孔空隙要小, 上頂2針孔凹深處空隙要大。
射芯機功能
一。上導柱,四柱兩種方式。
二.帶主動上砂。
三.帶抽芯氣缸功能。
四.帶下退料氣缸。
五.設計帶排煙系統。
六.主動接殼。
七.安裝照明插座。
八.電器及控制系統盡量設計安裝在上面,這樣落砂和塵埃不易沾染。
九.專用脫膜劑噴槍。
上一條: 鑄造模具在我國工業企業中的發展前景
下一條: 無
版權所有:杭州有限公司手機版